前一段时间,这张图片转得比较多,也很多喜欢拍人像的朋友问,这种图片应该怎么进行后期处理,或者会问到前期我应该怎么想到这么去拍,这么去构图。在这里我分享一下这张照片的前后期思路,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下新的想法,对你们以后的拍摄有用。
1.拍摄时间:早上11点
2.拍摄地点:深圳蛇口双年展的那个玻璃厂(温馨提示:现在有保安看守,不是那么容易混进去,可以给点小费,不过貌似小费不小,因为有很多剧组去那取景,普遍把价钱拉高了,哎。)
3.拍摄构思:其实这个地方我事先并没有踩过点,所以其实所有场景的拍摄都是随机应变去拍的,当然假如能提前踩好点的话对于拍摄来说会更加有利。
这个地方估计是以前制造玻璃的那些反应堆什么的吧,里面很大很高,然后上面有几个天窗。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用广角去拍,就是为了把这个大的场景整个拍下来。因为这种这么干净,大气的环境并不多见,假如还是用中长焦去拍特写的话可能就非常浪费了,特写虚化哪里不能拍,对吧。
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想拍到天窗打下来的光线,我带了一个17-40mm的镜头,所以就选择了17mm去拍。现实是残酷的,其实即使给你一个16-35mm甚至更广的镜头,你也拍不到那一束光,因为实在太高了,所以这种效果只能通过后期来实现。但是当时的这种环境就给了我这种后期的思路。
那张凳子是我随手在路边捡的,当时想的是估计等下要用到,然后就真的用上了。看到这个场景,就把凳子放在有光照到的那个区域,让模特蜷缩坐在上面。当时是想营造一种舞台表演过后,整场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那种孤独感。
4.后期步骤:
首先对比一下前后期,前期图片在RAW界面上看到高光和暗部细节各有损失,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肯定是还原所有细节。另外就是暗部色调比较偏灰,饱和度低,色彩一点都不明艳。
这一步的操作就是为了照片的所有细节,另外一个就是色温/色调那一个调整块的调整,这一步主要是给整张片子定下一个基本色调。
这一步的操作就是为了照片的所有细节,另外一个就是色温/色调那一个调整块的调整,这一步主要是给整张片子定下一个基本色调。
复制一层,用仿制图章把画面中的脏点去掉。
新建“色彩平衡”的图层蒙版,这一步主要是让高光泛黄,营造高光的暖色调。
“色彩平衡”的图层蒙版,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暗部的蓝色调,营造整体环境的冷基调。到这一步冷暖对比效果基本奠定,以后遇到这种弱光环境拍摄都可以使用这种后期手法,屡试不爽。
新建一个空白图层,为下一步添加光束做准备,新建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单独调整光束的大小和明暗。
可以选择用画笔工具的默认圆形笔触,也可以选择网上下载的耶稣光笔触(百度一搜很多的),然后一定要把画笔的不透明度和流量改成100%,这样才容易看出光的效果以及方便后面的修改。
附送一张原图给大家练习。